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要危险因素。孕妇血压升高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胎盘基底膜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较正常孕妇高5-6倍。这类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
2、腹部外伤:
直接外力作用于腹部可能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交通事故、跌倒撞击等意外伤害是常见诱因。外力作用会使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血管断裂,形成血肿。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
3、多胎妊娠: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胎盘附着面积相对增大,容易发生胎盘早剥。多胎妊娠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是单胎妊娠的2-3倍。这类孕妇需要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胎盘功能。
4、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时子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突然发生胎膜破裂导致宫腔内压力骤变,诱发胎盘早剥。羊水过多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增加2倍。需要定期超声监测羊水指数,必要时行羊水减量术。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会影响胎盘血管发育,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这些都会增加胎盘早剥风险。吸烟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5-2倍。建议孕期严格戒烟戒酒,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
预防胎盘早剥需要从孕期保健做起。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铁剂和维生素;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出现持续性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产检可以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必要时提前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