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治疗,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较低。该疾病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及处理原发病因。
疾病特点与治疗目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继发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由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急剧升高。治疗需分阶段进行:早期通过药物或激光治疗降低眼压,中期针对原发病进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或全视网膜光凝术,晚期可能需实施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等手术干预。
关键治疗措施:
控制眼压常用前列腺素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针对新生血管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同时需处理原发视网膜病变。若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睫状体光凝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等手术方案。所有治疗均需在眼科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
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压及视野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憋气动作。饮食注意低盐低脂,控制血糖血压稳定。术后避免揉眼或俯身动作,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心理上需接受疾病需长期管理的事实,通过冥想或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底及视神经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