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七步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22 13:3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过敏性休克急救需立即执行七步关键措施,主要包括脱离过敏原、保持气道通畅、肾上腺素注射、体位调整、吸氧支持、液体复苏和持续监测。

1、脱离过敏原:

迅速识别并远离可疑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若为注射药物导致,立即停止输注并保留残液备查。皮肤接触性过敏需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过敏原持续吸收加重反应。

2、保持气道通畅:

解开患者领口衣物,清除口腔分泌物。若出现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器械。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紧急干预。

3、肾上腺素注射:

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10000.3-0.5mg,儿童按0.01mg/kg计算。大腿外侧肌肉注射吸收最快,每5-15分钟可重复给药。肾上腺素能迅速收缩血管、减轻水肿,是抢救的核心措施。

4、体位调整:

将患者置于休克体位,下肢抬高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若存在呕吐或呼吸困难,则采用半卧位。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血压骤降,转运时保持平卧位并固定肢体。

5、吸氧支持:

给予高流量吸氧6-8L/分钟,面罩给氧效果优于鼻导管。严重缺氧者需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维持氧分压大于60mmHg,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6、液体复苏: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30分钟内输注晶体液1000-2000ml。儿童按20ml/kg快速输注,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补液,避免肺水肿发生。

7、持续监测:

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状态,观察皮疹变化。即使症状缓解仍需监护至少6小时,警惕双相过敏反应。完善过敏原检测,出院时配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指导使用。

过敏性休克急救后需密切随访,建议完善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确认诊断。日常避免已知过敏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家庭成员应接受急救培训,掌握肾上腺素笔使用方法。恢复期饮食清淡,避免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定期复查免疫指标,严重过敏史者可考虑脱敏治疗。

上一篇:酗酒的人有什么性格特点 下一篇:造影的价目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