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白色斑块,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神经化学因子、氧化应激损伤、皮肤创伤等原因引起。
1、典型表现:
白癜风典型症状为乳白色或瓷白色斑片,边缘清晰且常有色素沉着带。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区域。斑块初期多为指甲至钱币大小,随病情发展可能扩大融合成片,患处毛发也可能变白。
2、发病机制:
该病主要与黑素细胞破坏或功能丧失有关。自身免疫异常导致T细胞攻击黑素细胞是常见机制,患者常合并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病。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可能抑制黑素生成,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
3、临床分型:
根据分布特点分为节段型和非节段型。节段型沿皮节单侧分布,多见于儿童;非节段型包括散发型、泛发型等,呈对称分布。特殊类型如三色白癜风在脱色斑与正常皮肤间存在中间色调带。
4、伴随症状:
约20%患者伴有眼葡萄膜炎或听力异常。部分出现同形反应,皮肤外伤后诱发新皮损。心理影响突出,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系统症状时需警惕自身免疫综合征。
5、病程特点:
疾病进展难以预测,可能长期稳定或快速扩散。春夏季发展较快,暴晒后易加重。少数病例可自发性复色,多见于面部皮损。儿童患者复色概率高于成人,但节段型治疗后复色效果较差。
白癜风患者需避免暴晒并坚持使用防晒霜,日常可多食用富含铜元素的食物如坚果、动物肝脏,维生素E丰富的深色蔬菜有助于抗氧化。适度运动如瑜伽可缓解心理压力,光疗期间配合局部按摩可能增强疗效。皮损护理应避免摩擦刺激,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