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可能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等症状。
1、情绪异常:
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或躁狂状态。抑郁发作时出现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躁狂发作时情绪异常高涨,易激惹,常伴随过度自信和精力旺盛。部分患者两种状态交替出现。
2、认知改变:
思维联想速度明显变化,抑郁期思考困难、注意力下降;躁狂期思维奔逸、言语增多。部分患者存在自责自罪观念,严重时出现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3、行为变化:
活动量显著改变,抑郁期动作迟缓、回避社交;躁狂期活动增多、鲁莽消费。常见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学生可能出现学业退步,职场人士工作效率降低。
4、生理症状:
睡眠节律紊乱,抑郁期多表现为早醒或嗜睡,躁狂期睡眠需求减少。食欲体重明显波动,常伴非特异性躯体疼痛、消化功能紊乱、性欲减退等自主神经症状。
5、功能损害:
社会功能显著受损,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和人际关系。严重时出现自伤自杀行为,躁狂发作可能伴随攻击倾向。部分患者合并物质滥用等适应不良行为。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症状改善,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酒精摄入。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影响社会功能时,需及时至精神科就诊评估。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可作为辅助干预手段,家庭成员应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以提供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