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查血常规可以辅助判断部分病因,但不能直接确诊所有腹泻原因。血常规能反映感染、炎症等全身性反应,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1、血常规能反映的腹泻相关指标: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严重腹泻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可反映脱水程度。但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或功能性肠病等病因,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
2、需联合的其他检查项目:
粪便常规和培养能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电解质检查可评估水电解质紊乱;腹部超声或肠镜有助于排查器质性病变。对于慢性腹泻,还需考虑甲状腺功能、乳糜泻抗体等特殊检测。
腹泻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选择低脂低渣的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伴随高热或血便,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日常需加强手卫生,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以预防感染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