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过敏可通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泼尼松等药物治疗。虾过敏主要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1、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能有效缓解虾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该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发挥作用,副作用较小,适合轻中度过敏患者使用。对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用药,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2、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作为长效抗组胺药,适用于控制虾过敏导致的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其代谢产物仍具活性,药效可持续24小时以上。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青光眼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合用时需调整剂量。
3、泼尼松:
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治疗虾过敏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快速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糖尿病患者使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需密切监测。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通过收缩血管、扩张支气管迅速缓解虾过敏导致的循环衰竭。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能出现心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5、孟鲁司特:
孟鲁司特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虾过敏伴随的哮喘症状控制。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收缩改善通气功能,需连续用药3-7天显效。偶见兴奋、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建议用于急性发作期治疗。
虾过敏患者日常应严格避免食用虾类及其制品,外出就餐需确认食物成分。可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家中常备抗过敏药物。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蛋白类型,严重过敏体质者需配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烹饪时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海鲜市场等高风险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定期复查免疫球蛋白E水平,必要时可考虑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