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穿孔后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穿孔会导致腹腔感染扩散,延误手术可能引发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一、阑尾穿孔的病理机制:
阑尾穿孔多由急性阑尾炎发展而来。当阑尾管腔阻塞时,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血运障碍,黏膜屏障破坏后细菌侵入阑尾壁全层,最终造成穿孔。穿孔后肠道内容物外溢,含有大量细菌的粪石和脓液进入腹腔,可能形成局限性脓肿或弥漫性腹膜炎。
二、手术治疗的紧迫性:
临床数据显示,穿孔后12小时内手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延迟手术者。急诊手术能有效清除感染源,通过腹腔冲洗减少毒素吸收。对于已形成脓肿的患者,术中需放置引流管,术后配合抗感染治疗。常见术式包括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后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三、围手术期管理要点:
术前需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中注意彻底冲洗腹腔,尤其要清除盆腔和膈下区域的脓性分泌物。术后需监测体温、腹痛程度及引流液性状,警惕肠瘘、残余脓肿等并发症。营养支持方面,初期需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术后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切口摩擦。饮食上选择高蛋白、低纤维的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嫩豆腐等,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进行适度床边活动有助于预防肠粘连,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切口愈合后可根据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