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药物缓解,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盆腔器质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1、布洛芬:
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原发性痛经,能有效缓解中度疼痛。胃肠道敏感者需谨慎使用,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刺激。用药期间避免饮酒,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
2、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痛经。与布洛芬相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过量可能造成肝损伤。每日用量不宜超过4000毫克,合并肝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3、萘普生:
萘普生同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镇痛效果可持续8-12小时。对经期腰骶部酸痛效果显著,但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高血压患者使用时应监测血压,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
4、短效避孕药:
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复方口服避孕药可通过抑制排卵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生成。适用于合并月经紊乱的痛经患者,需连续服用21天。吸烟者及血栓高风险人群禁用,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
5、中成药:
元胡止痛片、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适合气血不畅型痛经。需经中医辨证使用,疗程一般持续3个月经周期。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与西药联用需间隔2小时服用。
痛经期间建议保持腹部保暖,可用热敷袋缓解痉挛。饮食选择温性食物如红糖姜茶、桂圆红枣汤,避免生冷刺激。规律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记录月经周期及疼痛特点,若出现持续加重、非经期疼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建立健康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