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阴道炎是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阴道黏膜萎缩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干涩、瘙痒、性交疼痛及异常分泌物,通常由生理性衰老、雌激素缺乏、阴道菌群失衡、局部抵抗力下降及反复感染等因素引起。
1、雌激素缺乏: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阴道上皮细胞变薄、糖原减少,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制,阴道pH值升高通常>5,局部微环境失衡易引发炎症。
2、菌群失调:
正常阴道以乳酸杆菌为主导菌群,雌激素缺乏后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致病菌如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等过度繁殖,可能引发混合感染,出现黄白色分泌物伴异味。
3、黏膜萎缩:
阴道壁弹性纤维退化,黏膜层血流减少,上皮细胞层数减少至3-4层正常为15-20层,导致阴道壁脆弱易损伤,临床检查可见黏膜苍白、点状出血或溃疡。
4、局部刺激:
萎缩的阴道黏膜对碱性洗液、化学性刺激如避孕套润滑剂或机械性摩擦更敏感,可能加重灼烧感或瘙痒症状,部分患者合并尿道黏膜萎缩出现尿频尿急。
5、继发感染:
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复发性阴道炎,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引发宫颈炎、盆腔炎,少数患者因反复抓挠导致外阴苔藓样变或裂隙形成。
建议日常选择pH4.5的弱酸性洗液清洁外阴,避免穿化纤内裤;规律摄入大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阴道干涩者可短期使用保湿剂如透明质酸凝胶。需注意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鉴别,若出现血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雌激素制剂如雌三醇乳膏可有效改善症状,合并感染时需联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