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可通过口腔黏膜特征性白色斑块结合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经专业医生检查或实验室检测。
1、典型症状识别:
鹅口疮最显著的特征是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凝乳状斑块,常见于颊黏膜、舌面或上颚。斑块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后可见基底潮红或出血。婴幼儿可能伴随拒食、哭闹不安等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低热。哺乳期婴儿可能在母亲乳头反复感染后出现乳头疼痛或皲裂。
2、医学检查方法:
临床诊断主要采用氢氧化钾溶液涂片镜检,观察到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可确诊。对于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的患儿,需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免疫缺陷患儿还需排查血糖异常、维生素缺乏等潜在诱因。需注意与口腔残留奶渍、扁平苔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家庭初步观察:
家长可用棉签轻触白斑,奶渍可擦拭干净而鹅口疮斑块难以清除。观察孩子是否出现频繁吐舌、流涎等不适表现。哺乳母亲需同步检查自身乳头是否出现发红、脱屑等真菌感染体征。避免自行使用抗菌药物处理,以防掩盖病情或加重菌群失调。
日常需注意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患病期间减少含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保持孩子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腹泻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免疫缺陷患儿出现鹅口疮提示需全面评估免疫功能。治疗期间建议选择柔软材质的喂养工具,避免刺激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