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增厚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方式治疗,通常由感染、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抗炎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中度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胸膜疼痛和渗出,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炎症,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激素能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和纤维化进程,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胸膜炎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采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方案,疗程不少于6个月。
4、病因控制:
肿瘤转移导致的胸膜增厚需原发病治疗,可能与肺癌、乳腺癌胸膜转移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化疗或靶向治疗。
5、辅助治疗:
胸膜粘连可能由胸腔积液机化引起,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可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严重者需行胸膜剥脱术或胸腔镜松解术。
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结核患者需单独餐具消毒。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胸膜变化,突发剧烈胸痛或咯血需急诊处理。长期服药者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糖皮质激素使用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