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龋洞需根据缺损程度判断是否治疗,浅表龋可通过窝沟封闭、氟化物涂布、饮食控制等方式干预,深龋需采用树脂填充、嵌体修复或根管治疗。
1、浅表龋处理:
牙釉质层微小龋洞未达牙本质时,可优先选择非侵入性处理。窝沟封闭能阻断细菌侵入路径,氟化钠凝胶涂布可促进釉质再矿化。减少蔗糖摄入频率,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延缓龋坏进展。
2、中度龋齿修复:
龋损侵入牙本质中层时,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是最常用方法。3MFiltekZ350、松风Beautifil等材料能恢复牙齿形态,治疗过程需配合橡皮障隔离唾液。冷热敏感症状通常在修复后2周内消失。
3、深龋保髓治疗:
近髓深龋可能引发夜间自发痛,Dycal盖髓剂保护牙髓后行分层填充。当出现持续性跳痛时,提示可能已发展为牙髓炎,需进行根管预备配合氢氧化钙暂封。
4、牙体缺损重建:
大面积缺损但牙根完好者可采用嵌体修复,黄金嵌体或E-max瓷嵌体能承受咀嚼压力。剩余牙体不足时需桩核冠修复,纤维桩配合二氧化锆全冠能恢复80%以上咬合功能。
5、继发感染防控:
未经治疗的龋洞可能引发根尖周炎,表现为咬合痛和牙龈脓肿。急性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长期慢性感染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日常护理应坚持巴氏刷牙法清洁窝沟,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深色蔬菜与乳制品可增强牙体抗龋力,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出现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时需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丧失。牙周健康者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复杂病例需CBCT评估骨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