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不疼了仍需治疗,可通过根管治疗、牙髓血运重建术等方式干预。牙髓炎可能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龋齿侵蚀:深龋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发炎症,疼痛缓解可能因牙髓坏死。需及时清除腐质并填充窝洞,避免继发根尖周炎。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限制蔗糖摄入。
2、牙外伤撞击:牙齿受外力冲击后牙髓血管断裂,初期疼痛后进入无痛期。需进行牙髓活力测试,必要时行活髓切断术。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口腔检查。
3、牙周病蔓延:牙周袋内细菌通过侧支根管逆行感染,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配合局部用药,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洗牙。
4、细菌感染:厌氧菌混合感染导致牙髓液化坏死,疼痛消失但感染扩散。需完成根管预备消毒,采用氢氧化钙暂封。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三联用药。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应加速牙髓组织变性,症状具有波动性。建议进行牙髓电测试评估状态,严重者需显微根管治疗。日常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增强免疫力。
牙髓炎症状缓解不等于痊愈,坏死牙髓可能引发颌骨感染。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选用小头软毛牙刷。饮食增加乳制品摄入,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定期进行口腔全景片检查,出现牙龈肿胀需立即就诊。适度的咀嚼运动如咬合训练可促进根尖区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