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可能出现在面部,通常由直接皮肤接触传播引起,表现为剧烈瘙痒和丘疹,可通过外用药物、环境消毒等措施治疗。
1、传播途径:
疥疮由疥螨寄生导致,面部感染多见于与患者共用毛巾或亲密接触。疥螨在皮肤角质层内掘隧道产卵,夜间活动加剧瘙痒。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累及面部,因皮肤屏障功能较弱。
2、典型症状:
面部疥疮表现为针尖大小丘疹或脓疱,常见于发际线、耳后等部位。特征性症状包括夜间加重的剧痒、隧道状皮损,可能伴随抓痕性湿疹。婴幼儿可能出现手掌脚底泛发性皮疹。
3、药物治疗:
外用5%扑灭司林乳膏需从颈部向下全身涂抹,硫软膏适用于敏感部位。严重者口服伊维菌素,继发感染时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所有家庭成员需同步治疗,衣物需60℃以上高温洗涤。
4、护理要点:
避免抓挠防止细菌感染,冷敷可缓解瘙痒。治疗期间使用一次性洗脸巾,寝具每日更换。宠物无需治疗但需环境消杀,疥螨在人体外存活不超过72小时。
5、预防措施:
集体生活场所需隔离患者至痊愈,学校寝室建议紫外线消毒。旅行时携带个人寝具,可疑接触后立即沐浴。免疫功能受损者应避免接触感染者,孕妇慎用杀螨药物。
保持低糖饮食减少皮肤炎症反应,补充维生素A增强皮肤修复能力。治疗期间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痊愈后两周内仍有瘙痒属正常现象。若面部持续红肿渗出需排除过敏性皮炎,儿童患者避免使用含薄荷脑的止痒剂。环境清洁需重点关注门把手、键盘等高频接触物品,酒精擦拭可有效灭活游离疥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