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目前抗病毒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
1、急性丙肝阶段:
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此阶段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主要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达拉他韦等,需配合肝功能监测。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
2、慢性丙肝阶段:
慢性化患者可能伴随肝纤维化,需联合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匹布他韦等复合制剂。治疗前需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中重度纤维化患者需加强护肝治疗。饮食应控制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
3、肝硬化代偿期:
此阶段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治疗方案需在抗病毒基础上联合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每3个月需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
丙肝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治疗后每半年复查病毒载量。运动建议选择太极拳、游泳等中低强度项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心理方面需避免焦虑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家庭支持对治疗依从性有重要影响,共同学习疾病知识有助于康复。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避免烧烤油炸,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