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药品 > 小儿腹泻宁合剂

江西普正制药

小儿腹泻宁合剂
小儿腹泻宁合剂
非处方药 医保乙类

小儿腹泻宁合剂

健脾和胃,生津止泻。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腹胀腹痛,纳减。

生产企业:江西普正制药有限公司

通用名称:小儿腹泻宁合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0852(前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看)

用法用量:口服。10岁以上儿童一次10毫升,一日2次,10岁以下儿童酌减

功能主治: 腹胀

手机浏览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小儿腹泻宁合剂-用药指南

内容
介绍
小儿腹泻宁合剂的用法用量:口服。10岁以上儿童一次10毫升,一日2次,10岁以下儿童酌减;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腹泻宁合剂怎么用的详细问题,请看下方复禾医药为您整理的科普内容。

热门药品

知名品牌

搜索热点

品牌
介绍

江西普正制药有限公司

1761人关注

江西普正制药旗下药品

药品推荐排行榜

更多

热门药企

更多

用药指南资讯排行

更多

1更昔洛韦胶囊妊娠期妇女可以用吗 更昔洛韦胶囊对胎儿有影响吗

更昔洛韦胶囊(丽科乐)属于处方药,由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其对于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3、预防晚期HIV
用药指南

2人参鹿茸丸用法用量 男士补肾吃什么药最好

男人补肾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需选择适合个体治疗的药物如鹿茸、杜仲、肾气丸等最好。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顾称为“先天之本”。补肾效果好的中药有鹿茸、杜仲、补骨脂等。也可进行药物治疗,如肾气丸、地黄饮子等。1.中药类:①鹿茸甘温,入肝
用药指南

3益胆胶囊对新冠肺炎有效果吗 阳了居家如何合理用药?

益胆胶囊对新冠肺炎有效果吗新冠肺炎防治家庭用药建议清单01中成药乏力伴发热:小柴胡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银黄清肺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蒲地蓝消炎片(口服液)。不要叠加服用,只服用其中一种。乏力伴胃肠不适:藿香正气胶囊(滴丸、水、口服液
用药指南

4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止泻快不快 吃火锅后腹泻如何用药治疗

寒冷的冬日,不少人会选择热气腾腾的火锅。可大快朵颐后,有小伙伴发生腹泻怎么办?市卫健委表示,吃火锅后的腹泻,多为刺激引起的急性腹泻。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其实只要适当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安心调养几天,症状就会好转。平时也可以在家中准备胃黏膜保护剂、益生菌这两类药
用药指南

5急性腹泻可以吃蒙脱石散吗 急性腹泻如何用药

急性腹泻的患者可以吃蒙脱石散进行改善。除了这种药物之外,患者还可以应用芡实、固肠止泻丸、黄连素等药物来控制腹泻。这几种药物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仔细结合个人病情,用药的过程当中应注意观察效果。急性腹泻是肠黏膜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用药指南

6避孕药用药前应知事项 吃毓婷要注意些什么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男性精子的生成与女性卵子的成熟。通过排卵、受精、孕卵植入子宫内膜(也叫着床)、以及胚胎发育等多个环节完成。无论抑制或中断上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应用避孕药物是开展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
用药指南

7卡培他滨片医保报销吗?卡培他滨片是医保用药吗?

卡培他滨片是一种抗肿瘤药,临床上很多抗肿瘤药是在医保范围内的,是可以医保报销的,那么卡培他滨片医保报销吗?卡培他滨片是医保用药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卡培他滨片是一个口服抗肿瘤的化疗药物,主要是5-氟尿嘧啶的口服剂型或者改良剂型,主要针对的是消化道肿
用药指南

8伏立康唑胶囊儿童可以服用吗?

儿童在用药时是需要非常谨慎的,由于儿童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正处于成长的期间,所有很多药物是不可以随意使用的,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或者危害健康。那么伏立康唑胶囊儿童可以服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把。伏立康唑胶囊儿童能不能服用呢?通常来讲,12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建议
用药指南

9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斑秃的用量是怎样呢?

复方甘草酸苷片为复方制剂,复方甘草酸苷片的组分为每片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那么,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斑秃的用量是怎样呢?复方甘草酸苷片在体外试验(invitro)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
用药指南

10咳特灵胶囊的用法用量是什么?

咳特灵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至红棕色粉末或四小颗粒;味微苦。适应症/功能主治是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那么,咳特灵胶囊的用法用量是什么?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粒,一日3次。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