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蛇咬伤后不建议立即躺下。保持咬伤部位低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缓毒素扩散速度,同时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血液循环加速。
一、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
被蛇咬伤后,伤者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使咬伤肢体自然下垂。这种体位能利用重力作用延缓毒素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向全身扩散的速度。若为四肢咬伤,需去除戒指、手表等束缚物,防止肢体肿胀后造成二次伤害。绝对禁止奔跑或惊慌呼叫,肌肉收缩会促进毒素吸收。
二、伤口处理关键步骤:
立即用弹性绷带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进行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不可用止血带结扎,避免组织缺血坏死。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切忌切开排毒或口吸毒液,这些传统方法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或导致施救者中毒。记录蛇的特征或拍照,为后续抗蛇毒血清选择提供依据。
三、特殊情况的应对:
若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神经毒素中毒表现,需立即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眼镜蛇、银环蛇等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呼吸肌麻痹是最危险的并发症。此时任何体位调整都应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为前提,同时尽快使用人工呼吸支持。对于出血性毒素中毒者,需警惕内出血风险,转运过程中避免碰撞受伤肢体。
被蛇咬伤后24小时内需严格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以免加重代谢负担。建议食用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低脂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促进毒素排泄。恢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但三个月内避免登山、游泳等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与肾功能,观察是否存在迟发性中毒反应。家中应常备蛇伤急救包,含绷带、消毒液和应急药品,雨季出行建议穿戴高帮靴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