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毛囊炎形成的疙瘩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消除。腋下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毛发内生或局部摩擦刺激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丘疹或脓疱。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是基础措施。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抗菌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腋下皮肤摩擦。可局部冷敷缓解红肿疼痛,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细菌感染需外用抗菌药物。莫匹罗星软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夫西地酸乳膏对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严重感染可口服头孢氨苄或阿奇霉素,但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化脓性病灶需由专业人员消毒后引流。
物理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病例。红光治疗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每周2-3次。顽固性毛囊炎可考虑激光脱毛减少毛发刺激,但需完成急性期治疗后再进行。

预防复发需注意刮剃方式。使用清洁锋利的剃刀,顺毛发生长方向修剪,刮后涂抹保湿乳液。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补充。持续不愈的硬结需活检排除化脓性汗腺炎等特殊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