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非单纯由糖吃多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发病机制存在差异。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占90%以上病例,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相关,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均可能诱发。高糖饮食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多在青少年期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触发因素有关。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丧失。这类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发病前通常无明显肥胖表现。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是重要诱因,尤其内脏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遗传背景也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年龄增长、妊娠糖尿病史等因素同样会增加患病概率。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建议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上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定期监测血糖,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通过药物、饮食和运动综合管理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