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途径感染他人。
一、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常发生在密切接触的群体中,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亲吻或照顾婴幼儿时。饮用受污染水源、食用未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也可能导致感染。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更高,儿童期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长期使用抑酸药物的人群更易被定植。
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
约70%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表现。持续感染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少数发展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充血水肿,尿素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可确诊。
三、预防与治疗措施: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能有效阻断传播,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感染者需完成包含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的规范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确认根除。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家庭成员应同步筛查。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大蒜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但需注意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风险。胃部不适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症状。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注意餐前便后洗手、避免生冷食物等基础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