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片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期激素变化、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克霉唑栓:
克霉唑栓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能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用药时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常见剂型为100mg或500mg。使用期间需避免性生活,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或瘙痒加重。
2、硝酸咪康唑栓:
硝酸咪康唑栓通过抑制麦角固醇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建议每晚睡前使用,疗程通常为7天。使用后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需与细菌性阴道病进行鉴别。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暂停母乳喂养。

3、制霉菌素片:
制霉菌素片通过结合真菌细胞膜甾醇发挥作用,适用于对唑类药物耐药者。每日需放置1-2片于阴道后穹窿,疗程10-14天。该药胃肠道吸收差,局部使用安全性较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氟康唑口服:
氟康唑作为全身用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病例,单次口服150mg即可。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转氨酶水平。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强抗凝效果,需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5、伊曲康唑胶囊:
伊曲康唑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复发性感染,每次200mg每日两次。用药期间需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治疗期间建议每月复查肝肾功能,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治疗期间建议穿着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盆浴和使用香皂清洗外阴。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症状消失后仍需完成全程治疗,月经期可暂停阴道用药。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妇科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