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耳朵痛可通过局部热敷、止痛药物、抗感染治疗、清除耳道异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外伤、神经痛、肿瘤等因素引起。
1、局部热敷:
适用于轻度炎症或肌肉紧张引起的耳痛。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对非感染性耳痛效果显著。注意避免烫伤,急性化脓性炎症期禁用。
2、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中度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非甾体药物,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中耳炎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溶液。治疗需持续7-10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擅自停药。使用滴耳液前需清洁耳道,保持耳部干燥。
4、清除耳道异物:
耵聍栓塞需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后冲洗,昆虫等异物需用植物油窒息后取出。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在额镜照明下进行,避免损伤鼓膜。自行掏耳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导致外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
5、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行鼓室成形术,胆脂瘤需行乳突根治术。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避免用力擤鼻。肿瘤引起的耳痛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切除术或放化疗。手术适应证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保持耳道干燥。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听力下降、持续发热、剧烈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耳部充血,避免患侧卧位压迫。定期清洁助听器等入耳设备,防止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