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可能导致眼底改变。随着近视度数加深,眼球前后径延长,视网膜、脉络膜等眼底组织可能发生病理性改变。
1、低中度近视的眼底改变:
300度以下的低度近视通常不会造成明显眼底病变,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轻度视盘倾斜或弧形斑。300-600度的中度近视患者中,约30%会出现后巩膜葡萄肿,表现为视盘周围萎缩弧扩大,视网膜血管走行变直。这类改变一般不影响中心视力,但需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周边视网膜是否有变薄或裂孔。
2、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中,超过70%会发生病理性眼底改变。典型表现包括后极部地图状萎缩、视网膜劈裂、黄斑出血等。高度近视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0倍,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下降。建议每半年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必要时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近视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用眼,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高度近视者需严格防范视网膜脱离风险,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就医。建立包含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在内的年度眼科检查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