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及周围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1、病毒感染
急性咽喉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如鼻病毒、腺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后咽喉黏膜充血肿胀,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如多饮水、使用咽喉含片缓解疼痛,无须抗生素。
2、细菌感染
A组链球菌是细菌性咽喉炎的主要病原体,症状较病毒性更重,可能出现高热、扁桃体脓点。需通过咽拭子检测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避免并发症如风湿热或肾炎。患者应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
3、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干燥空气、粉尘、烟雾或化学气体中会损伤咽喉黏膜屏障功能,导致非感染性炎症。表现为咽喉干痒、异物感,但无发热。改善环境湿度、佩戴口罩防护、减少辛辣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通常无须药物干预。
4、过敏反应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咽喉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症状包括阵发性咽痒、干咳,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明确过敏原后需避免接触,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或鼻用激素,严重时需进行脱敏治疗。
5、胃酸反流
胃食管反流疾病可能导致胃酸刺激咽喉部,引发反流性咽喉炎,表现为晨起声嘶、慢性清嗓动作。需通过抑酸药物控制胃酸分泌,同时调整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避免睡前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少夜间反流。
急性咽喉炎患者需注意休息,每日饮水保持咽喉湿润,避免高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如米汤、藕粉,忌食辛辣或过硬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提示病情进展,须立即就医。反复发作的咽喉炎建议排查慢性鼻窦炎、糖尿病等潜在诱因,并加强口腔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