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止血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胃壁细胞氢钾泵,降低胃内酸度,减少胃酸对出血创面的刺激。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镁水平。
2、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可在出血创面形成保护膜,常用药物包括硫糖铝、胶体果胶铋和铝碳酸镁。这类药物能与溃疡面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层,隔离胃酸侵蚀,同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加速黏膜修复。服用时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两小时,避免影响药效。
3、止血药物:
急性出血期可配合使用止血药物,如血凝酶、氨甲环酸和酚磺乙胺。这类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促进凝血过程,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情况。用药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避免血栓形成风险。合并肝硬化患者需谨慎评估用药指征。
胃出血患者需严格禁食1-2天,出血控制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蒸蛋羹、嫩豆腐等。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餐后保持直立位半小时。合并贫血时可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含铁食物,配合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创面愈合情况,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