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属于较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是指肠系膜上静脉内形成血栓,阻碍血液回流,进而引发肠道淤血、水肿和缺血。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腹痛、腹胀或食欲不振。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血。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严重程度与血栓范围、形成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有关。局限性血栓可能仅引起轻微症状,广泛性血栓则可导致大面积肠坏死。高龄、恶性肿瘤、肝硬化、腹部手术史、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均可增加发病风险。诊断主要依靠增强CT检查,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肠壁增厚及腹腔积液等表现。
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方案。抗凝治疗是基础,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对于出现肠坏死征象者,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需长期抗凝预防复发,同时治疗原发病。患者日常需注意腹痛变化,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低脂饮食,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