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可通过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等药物缓解,通常由咽喉炎、过敏、胃食管反流、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引起。
1、中枢镇咳药:
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效,适用于无痰干咳。服药期间需避免驾驶操作,可能出现头晕嗜睡副作用。苯丙哌林兼具中枢与外周镇咳作用,对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2、外周性镇咳药:
喷托维林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感受器,适合咽喉炎引发的干咳。与祛痰药联用需间隔2小时,青光眼患者禁用。苯佐那酯通过麻醉末梢神经缓解咳嗽反射,可能出现短暂口麻感。
3、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适用于过敏因素导致的干咳,可缓解鼻后滴漏刺激。需睡前服用避免嗜睡,与酮康唑同服需调整剂量。西替利嗪对花粉过敏引发的季节性干咳效果较好。
4、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适用于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导致的干咳,疗程需4-8周。服药期间需限制高脂饮食,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泮托拉唑对夜间反流性咳嗽控制效果更显著。
5、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可缓解哮喘相关的刺激性干咳,使用后需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福莫特罗作为长效制剂,更适合夜间咳嗽加重的患者。
干咳患者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2升,可饮用蜂蜜柠檬水或冰糖雪梨滋润咽喉。环境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刺激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缓解咳嗽反射,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床品。若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伴随胸痛、咯血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胸部CT或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