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药物治疗主要选择抗生素、黏液溶解剂、鼻用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常见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乙酰氨基酚和氯雷他定。
1、抗生素:
细菌性额窦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覆盖常见致病菌,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拉霉素。急性期疗程通常10-14天,慢性感染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出现皮疹或腹泻应及时就医。
2、黏液溶解剂: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进窦腔引流。标准剂量为每次300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该药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反应,与抗生素联用时可增强抗菌效果。
3、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每日1-2喷可维持抗炎效果,使用前需摇匀,喷药时避免直接朝向鼻中隔。长期使用者需注意监测鼻黏膜状态,儿童患者应选择适宜剂型。
4、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伴发热或头痛症状者,成人每次500mg间隔6小时使用。严重疼痛可考虑布洛芬,但需注意胃肠道刺激。用药不超过3天仍无缓解需排查并发症,避免与其他含解热成分药物叠加使用。
5、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适用于过敏因素参与的病例,可减少分泌物产生。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较轻,疗程根据过敏原暴露情况调整。与鼻喷激素联用效果更佳,但需避免与柚子汁同服影响代谢。
额窦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2-3次,保持环境湿度50%-60%。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促进引流。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出现视力改变、持续高热或剧烈头痛需立即就诊,警惕颅内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面部热敷和适度有氧运动,但避免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