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粘连可通过宫腔镜检查、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基础体温监测、月经异常观察等方式判断。
1、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粘连的金标准,通过将光学镜头置入宫腔直接观察内膜形态。粘连部位表现为白色纤维条索或内膜缺失,可同时评估粘连范围和程度。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麻醉下操作时间约10-30分钟。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显示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或变薄,三维超声可重建宫腔形态。典型表现为宫腔线不规则、局部内膜回声缺失。超声检查无创且可重复操作,但对轻度粘连敏感度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3、子宫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宫腔充盈缺损,粘连区域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宫腔变形。检查可同时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但无法区分膜性粘连与纤维性粘连,需注意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4、体温监测:
长期基础体温双相但无月经来潮闭经提示宫腔粘连可能。子宫内膜受损会导致内膜对激素反应性降低,虽卵巢功能正常但无周期性内膜脱落。需连续记录3个月经周期,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月经异常:
进行性月经量减少或痛经加重是常见症状,严重粘连可出现闭经。月经改变与粘连程度相关,轻度粘连可能仅表现为经期缩短,重度粘连可致宫腔完全闭塞。需排除内分泌因素后重点考虑宫腔因素。
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内膜修复;避免频繁宫腔操作,流产后遵医嘱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再生;确诊粘连后需根据程度选择宫腔镜分离术,术后放置球囊支架或口服雌激素预防再粘连,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