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牙龈增生通常无法自愈,需要医疗干预才能改善症状。
1、病因与症状表现:
药物性牙龈增生与长期服用特定药物有关,常见于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牙龈组织因药物影响发生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牙龈红肿、质地变硬、易出血,严重时可能覆盖部分牙冠。增生程度与用药时间、口腔卫生状况及个体敏感性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龈边缘轻微增厚,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咀嚼功能障碍。
2、临床治疗措施:
基础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替代药物。口腔科治疗包括专业洁治清除菌斑结石,严重病例需接受牙龈成形术或牙龈切除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必要时短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期间需加强菌斑控制,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缝清洁工具,每3个月进行专业维护。
日常护理应坚持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邻面。饮食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牙龈修复。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吸烟者需戒烟以降低炎症反应。合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妊娠期患者应在产科与口腔科医师共同监护下管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