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狭窄手术通常采用肛门成形术或瘢痕松解术,具体方式取决于狭窄程度和病因,主要过程包括术前评估、麻醉、狭窄部位处理、创面修复和术后护理五个阶段。
1、术前评估:
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狭窄范围及深度,评估是否合并肛裂、痔疮等并发症。医生会结合患者排便困难程度、疼痛频率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需进行肠道准备。
2、麻醉选择:
多数采用腰麻或骶管麻醉,确保术中无痛感。儿童或特殊体质者可能需全身麻醉。麻醉师会评估心肺功能,术中持续监测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
3、狭窄处理:
纵行切开瘢痕组织解除挛缩,保留正常黏膜。重度狭窄可能需切除部分纤维化组织,或采用Y-V成形术扩大肛管直径。术中同步处理合并的肛窦炎、肛乳头肥大等病变。
4、创面修复:
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黏膜与肌层,避免术后出血。部分病例需放置引流条防止血肿形成。对于环形狭窄,会采用菱形皮瓣转移技术减少张力,降低复发风险。
5、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每日用高锰酸钾坐浴促进愈合,使用太宁栓等黏膜保护剂。医生会指导扩肛训练,防止再度粘连,一般需持续3-6个月随访。
术后应保持高纤维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推荐燕麦、火龙果等软化粪便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恢复期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出血量增多需立即复诊。注意观察排便直径变化,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肛门指检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肛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