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具体治疗效果与病因、个体体质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需通过规范诊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实现症状改善。
1、功能性月经失调的治愈:
由精神压力、过度节食或作息紊乱引发的月经失调,通过心理疏导和习惯调整可恢复。建议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采用瑜伽、冥想缓解焦虑,配合当归、益母草等药食同源食材调理。体重指数低于18.5者需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至每日60-80克,持续3个月周期监测基础体温变化。
2、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月经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长期管理,通过二甲双胍调节代谢,配合克罗米芬促排卵。子宫内膜异位症需根据年龄选择地诺孕素或GnRH-a类药物,重度者可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这类疾病虽难根治,但规范治疗可使80%患者恢复规律月经,术后每3个月需复查超声和激素六项。
日常需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BMI超标者应将体重控制在24以下。出现持续闭经或异常出血时,需排查垂体瘤等病变。建立昼夜节律、保持会阴清洁、适度补充维生素E和B族,有助于维持生殖轴功能稳定。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者可尝试针灸三阴交、血海等穴位,肝肾亏虚者适用熟地黄、山茱萸组成的左归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