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结石可通过人工剔除、抗生素滴眼液、润滑眼药水、冷敷缓解、手术取出等方式治疗。结膜结石通常由慢性结膜炎、干眼症、异物刺激、睑板腺功能障碍、维生素A缺乏等原因引起。
1、人工剔除:
表面麻醉后使用无菌针头剔除突出结膜面的结石,适用于体积较大或摩擦角膜的结石。操作需由眼科医生完成,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或角膜损伤。术后需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2、抗生素滴眼液:
合并细菌性结膜炎时需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控制炎症。每日3-4次连续使用1周,可减少分泌物刺激引发的结石再生。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眼部瘙痒等过敏反应。
3、润滑眼药水:
干眼症患者推荐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每日4-6次规律点眼能改善结膜干燥状态,减少脱落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结石。避免含防腐剂产品长期使用。
4、冷敷缓解:
急性期异物感明显时可采用冷藏后的无菌纱布冷敷眼睑。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能减轻结膜充血水肿症状。冷敷后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导致结石移位损伤角膜。
5、手术取出:
多发深部结石需行结膜切开取石术或电解术,在显微镜下清除睑结膜下沉积物。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抗炎,联合贝复舒滴眼液促进创面愈合。严重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可同步进行睑板腺按摩。
日常需增加胡萝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建议每用眼1小时闭目休息5分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游泳时佩戴护目镜防止池水刺激,出现持续眼红、畏光症状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