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保肝药物、降脂药物、抗氧化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方式治疗。脂肪肝通常由肥胖、酒精摄入、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是改善脂肪肝的基础措施,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减轻体重。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2、保肝药物:水飞蓟素可稳定肝细胞膜并促进肝细胞修复,双环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甘草酸制剂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6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3、降脂药物:非诺贝特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阿托伐他汀能调节胆固醇代谢。适用于合并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肌酸激酶和肝功能。血脂达标后仍需坚持用药维持疗效。
4、抗氧化剂:维生素E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硫普罗宁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共同使用。
5、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吡格列酮能调节脂肪细胞分化。适用于合并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和肝功能变化。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证500克新鲜蔬果摄入,选择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运动方面可采用有氧与抗阻训练结合的方式,如每周3次快走配合2次器械训练。戒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肝功能,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或纤维化迹象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