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5-05-23 14:19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口服营养补充剂、治疗基础疾病、心理干预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营养不良通常由消化功能减退、慢性疾病消耗、饮食单一、药物副作用及社会因素孤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优先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豆腐等,每日少量多餐5-6次。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占比,例如燕麦粥、菠菜、胡萝卜,搭配坚果碎补充健康脂肪。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辛辣刺激。

2、口服营养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粉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制剂或乳清蛋白粉。需根据个体代谢状况选择适类型,糖尿病老人应选用低糖配方,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3、治疗基础疾病:

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营养吸收,需规范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消耗性疾病需控制病情发展。长期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利尿剂等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心理干预:

独居老人因孤独感导致的食欲减退,可通过家属陪伴、社区送餐服务改善。抑郁症患者需接受专业心理疏导,必要时联合抗抑郁药物。认知障碍老人需采用特定餐具和进食环境布置,减少进食障碍。

5、定期监测:

每月测量体重、上臂围等人体参数,定期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居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如MNA-SF动态评估,记录每日进食种类和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建议家属为老人准备色彩鲜艳的餐食以刺激食欲,餐前适度活动如散步1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社区可组织集体用餐活动增加社交进食机会,冬季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吞咽困难者应将食物制成糊状,避免呛咳风险。营养改善需持续3-6个月,期间每2周复诊评估效果,重度营养不良需住院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上一篇:女性更年期症状吃什么药 下一篇:静脉血栓滤网取不出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