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耐量检查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口服葡萄糖后监测血糖变化评估胰岛素功能。检查流程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口服75克葡萄糖、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测定。
1、检查目的:
妊娠期高血糖可能增加巨大儿、早产等风险。糖耐量检查能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及时干预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所有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筛查,高危人群需提前至孕早期。
2、标准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空腹血糖应低于5.1mmol/L,服糖1小时后低于10.0mmol/L,2小时后低于8.5mmol/L。任一时间点血糖超标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进一步评估管理。
3、检查准备:
检查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节食。检查前需空腹8-14小时,期间可少量饮水。检查过程中需静坐避免活动,吸烟会影响结果准确性。
4、异常处理: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需启动医学营养治疗,通过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餐次分配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需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短效制剂。
5、后续监测:
确诊孕妇需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建议每周至少2天完成4次血糖检测。孕晚期需加强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每4-6周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量及胎儿体重增长。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需注重饮食结构调整,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波动。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此后每3年筛查一次糖尿病,长期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习惯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