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发热可能由感冒、尿路感染、妊娠反应等生理性因素或绒毛膜羊膜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选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式。退烧贴含薄荷脑等成分,需避开腹部及腰骶部,单次使用不超过8小时。妊娠期皮肤敏感,使用前需测试局部耐受性。
2、药物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安全退热药,布洛芬在孕晚期禁用。中成药如连花清瘟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成分的复方制剂。
3、感染控制:泌尿系统感染需多饮水并监测尿常规,上呼吸道感染可生理盐水雾化。出现脓性分泌物、持续高热需排查B族链球菌感染或TORCH病毒感染。
4、病理排查:体温超过39℃伴腹痛可能提示绒毛膜羊膜炎,需胎心监护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表现为发热合并黄疸,需立即肝功检查。
5、营养支持: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ml,可饮用淡盐水或椰子水。宜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低渣饮食,补充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
孕妇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持续发热可能诱发宫缩。建议监测胎动变化,体温超过38℃持续24小时需产科就诊。保持卧室通风,穿着纯棉衣物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妊娠合并基础疾病者需提前备好电子体温计及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