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咳嗽:
早期以晨间干咳为主,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咳嗽,寒冷季节或空气污染时加重。咳嗽机制与气道黏膜炎症导致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有关,长期咳嗽可能引发胸痛或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2、咳痰:
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状,急性加重期可呈黄色脓性,合并感染时痰量明显增多。支气管黏液腺增生导致分泌物增加,纤毛运动功能受损使痰液滞留,严重时可能出现痰中带血。
3、喘息:
约30%患者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气道平滑肌痉挛和黏膜水肿导致管腔狭窄,夜间或活动后症状显著,需与支气管哮喘进行鉴别。
4、胸闷:
因肺泡通气不足和气体交换障碍产生胸部压迫感,多伴随呼吸频率加快。长期低氧血症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右心衰竭。
5、反复感染:
气道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每年急性加重可达3-4次。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表现为发热、脓痰增多和全身乏力。
建议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百合,适量食用白萝卜、梨等润肺食材。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和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戒烟并减少粉尘接触是关键预防措施。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咯血、下肢水肿时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