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可通过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化疗药物、止痛药物及辅助药物维持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病理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制定。
1、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是晚期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奥希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可选择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药物。靶向治疗具有精准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特点,但需定期监测耐药情况。
2、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肿瘤突变负荷较高的患者,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获益,需注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
3、化疗药物:
含铂双药化疗仍是晚期肺癌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方案包括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等。对于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可采用单药化疗。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疗。
4、止痛药物:
癌性疼痛管理遵循WHO三阶梯原则,轻度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选用可待因等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需用吗啡、羟考酮等强阿片类药物。同时可联合加巴喷丁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辅助药物。
5、辅助药物:
包括止吐药如昂丹司琼、升白药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营养支持药物如肠内营养粉剂等,用于缓解治疗副作用及改善生活质量。中医药辅助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肺癌晚期患者的药物治疗需个体化定制,建议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选用鱼肉、蛋奶、新鲜果蔬等易消化食物。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呼吸操等,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做好疼痛日记记录,关注患者心理变化,营造舒适的休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