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评估,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1、氯雷他定:
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通过选择性阻断H1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该药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嗜睡,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加血药浓度。
2、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具有强效抗组胺作用且中枢镇静作用较弱,适用于日间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减量,妊娠期使用需权衡利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或胃肠道不适,与茶碱联用可能影响药物清除率。
3、依巴斯汀:

依巴斯汀作为长效抗组胺药,对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其活性代谢产物卡巴斯汀可持续24小时抑制组胺释放,心脏QT间期延长者慎用,避免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
4、糖皮质激素:
对于血管性水肿或喉头水肿等重症病例,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通常疗程不超过7天,需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糖尿病患者使用期间应加强血糖监测,长期使用可能诱发库欣综合征。
5、免疫调节剂:
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通过靶向阻断IgE通路发挥作用。治疗前需筛查寄生虫感染,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使用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荨麻疹患者日常需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记录发作时间与环境有助于识别诱因,慢性患者建议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自体抗体。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但运动诱发型荨麻疹需避免剧烈活动。反复发作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