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可能由龋齿未治疗、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失败、牙齿外伤、牙周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咬合痛、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瘘管形成、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等症状。
1、咬合痛: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咀嚼食物时可能出现钝痛或不适感,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长期咬合痛可能导致患者避免使用患侧牙齿咀嚼,影响正常饮食。
2、牙龈肿胀:
根尖周炎症可导致患牙周围牙龈组织红肿,触诊时有压痛感。肿胀可能反复发作,严重时可见牙龈表面形成脓包。
3、牙齿松动:
长期慢性炎症会破坏牙槽骨,导致患牙出现不同程度松动。牙齿松动度与骨质破坏程度成正比,严重者可影响相邻牙齿稳定性。
4、瘘管形成:
慢性根尖周炎常见特征性表现是牙龈瘘管,脓液通过瘘管排出可缓解内部压力。瘘管开口多位于患牙根尖对应的牙龈处,按压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5、影像学改变:
X线检查可见根尖区透射影,边界不清,周围骨质密度降低。CBCT能更清晰显示骨质破坏范围,帮助评估炎症程度和治疗方案制定。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区域,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根管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治疗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长期未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导致颌骨囊肿等并发症,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