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的生存期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并发症控制情况及身体整体状态。
1、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终末期后,规律血液透析可维持数年甚至十余年生存。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者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约5-8年;高血压肾病或慢性肾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能存活更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反复感染或营养不良会显著缩短生存时间。临终阶段通常表现为持续低血压、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多器官衰竭,此阶段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2、终末期的医疗干预:
当出现尿毒症脑病、顽固性高钾血症或容量负荷过重时,需加强透析频率或转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需控制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对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液体摄入并配合利尿剂。疼痛管理可选用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镇痛药物,如芬太尼透皮贴剂。
3、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要点:
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不超过干体重的3%-5%,限制钠盐摄入在2-3克/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保持动静脉内瘘肢体清洁,避免压迫或抽血。出现皮肤瘙痒时可使用润肤剂,睡眠障碍者需调整透析时间。心理支持方面建议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透析患者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每周3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饮食采用低磷低钾配方,避免食用坚果、香蕉、浓肉汤等高危食品。适当进行床边脚踏车等低强度运动,每次15-20分钟。家属应学会识别嗜睡、气促等尿毒症危象症状,及时联系医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临终关怀阶段可考虑舒缓医疗,重点控制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保持患者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