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慢性牙周炎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5-04-24 06:46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慢性牙周炎可能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咬合创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口臭、咀嚼无力等症状。

1、牙龈出血:

牙龈红肿出血是早期典型症状,刷牙或咬硬物时易诱发。菌斑中的细菌毒素刺激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脆弱易损。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可减少机械损伤,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

2、牙周袋形成:

牙龈与牙根分离形成病理性牙周袋,深度超过3mm提示附着丧失。可能与牙周韧带降解、胶原纤维破坏有关,常伴随探诊出血。龈下刮治联合根面平整术能清除袋内感染物,必要时辅以多西环素局部缓释剂。

3、牙齿松动:

牙槽骨吸收达根长1/3以上时出现牙齿移位或松动,咀嚼功能下降。炎症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溶解,常见于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患者。纤维夹板固定配合骨移植手术可延缓进展。

4、持续性口臭:

厌氧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引发异味,尤其晨起时明显。牙周袋内脓液与坏死组织加重气味,舌苔堆积也是诱因。机械清洁结合甲硝唑片口服可改善,每日使用冲牙器清理食物残渣。

5、咀嚼无力:

晚期因牙齿支持结构破坏出现咬合不适,患者常单侧咀嚼。伴随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冷热刺激敏感。咬合调整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正畸干预恢复咬合关系。

慢性牙周炎患者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线,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如猕猴桃、乳制品;避免吸烟及过量咖啡因;牙龈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出现自发性出血或牙齿移位需立即就医,晚期可能需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手术治疗。

上一篇:为什么会得新生儿破伤风 下一篇:智齿发炎能吃海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