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药品 > 口服葡萄糖

梧州制药

口服葡萄糖
口服葡萄糖
处方药 医保乙类

口服葡萄糖

用于维生素缺乏症患者的营养及能量补充。

生产企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名称:口服葡萄糖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1416(前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6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或与食物调和服用。

功能主治: 维生素缺乏

手机浏览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口服葡萄糖-相关文章

孕期血糖高自己能不能感觉到

孕期血糖高自己能不能感觉到

孕期血糖高多数情况下无明显自觉症状,需通过血糖检测才能发现。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诊断价值。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代谢异常,其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
怎么诊断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发展为糖尿病

怎么诊断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发展为糖尿病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发展为糖尿病需通过产后血糖监测和风险评估综合判断。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产后6-12周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若结果正常则建议每1-3年复查一次。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孕妇什么时候查糖尿病

孕妇什么时候查糖尿病

孕妇通常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这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时期。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主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完成。孕妇需空腹8-14小时后,先检测空腹血糖,随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溶液,分别在饮用后1小时和2小时测量血糖值。若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还是否需要监测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还是否需要监测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仍需监测血糖。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但部分产妇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需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血糖监测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阶段。产后6-12周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是判断血糖是否恢复正常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以后会患糖尿病吗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以后会患糖尿病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确实存在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并非必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属于特殊时期的糖代谢异常,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状态随妊娠结束而改善,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3-7倍。风险高低与孕期血糖控制情况、产后体重管理、遗传因
新生儿喝葡萄糖有没有危害

新生儿喝葡萄糖有没有危害

新生儿喝葡萄糖没有危害,但不建议常规补充。葡萄糖作为单糖能被快速吸收,但健康新生儿完全可以通过母乳或配方奶获取足够营养。1、葡萄糖的适用场景:医疗场景下医生可能建议给新生儿喂食葡萄糖水,例如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新生儿低血糖可能由母体妊娠糖尿病、早产或出生时窒息等
孕期血糖高生完孩子后会不会恢复正常

孕期血糖高生完孩子后会不会恢复正常

多数孕妇在分娩后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妊娠期血糖升高通常与孕期激素变化有关,产后随着激素水平回落,血糖多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范围。1、产后血糖恢复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约70%在分娩后6-12周内血糖可自然恢复正常。产后42天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复查,若
小孩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

小孩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

小孩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需结合具体数值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一、生理性血糖升高:儿童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一次性摄入大量高糖食物后可能出现短暂血糖升高。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若数值回落至7.8mmol/L以下则属正常范围。日常需注意均
餐二血糖值10.5算严重吗

餐二血糖值10.5算严重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为10.5毫摩尔/升,属于偏高范围,但并不算特别严重。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低于7.8毫摩尔/升,若在7.8至11.1毫摩尔/升之间,则属于糖耐量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风险。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
孕期血糖高自己能感觉到吗

孕期血糖高自己能感觉到吗

多数情况下孕期血糖升高无明显自觉症状,需通过医学检测确诊。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口渴、多尿、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但无法凭感觉判断血糖水平。一、孕期高血糖的隐匿性特点: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早期常无典型症状。血糖轻度升高时,机体代偿机制可能掩盖异

热门药品

知名品牌

搜索热点

品牌
介绍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02人关注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梧州市和广西医药行业的骨**企业。

前往企业主页

梧州制药旗下药品

更多

药品推荐排行榜

更多

热门药企

更多

药品资讯排行

更多
药品口碑 药价规格 注意事项

热门问题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