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通过阿胶、黄芪、当归等药物调理,可能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1、阿胶:
阿胶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适用于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血虚症状。传统用法为烊化后兑服,可搭配黑芝麻、核桃仁增强补益效果。阴虚火旺者需慎用。
2、黄芪:
黄芪为补气要药,能改善气短乏力、自汗等气虚表现。常与当归配伍组成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现代研究证实其可促进造血功能,但实热证候不宜使用。
3、当归:
当归兼具补血活血作用,对月经量少、经血色淡等血虚证效果显著。经典方剂四物汤中,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协同发挥作用。便溏者需减量使用。
4、脾胃调理:
气血不足可能与脾胃虚弱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状。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可健运脾胃,促进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日常可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
5、综合调理:
久病体虚者需气血同补,八珍汤含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全方,适合长期调养。伴有畏寒肢冷可加肉桂、附子温阳,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中成药如复方阿胶浆便于服用。
日常可多食红枣、枸杞、动物肝脏等补血食材,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就医排查贫血、内分泌疾病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