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槽骨炎的判断主要依据术后疼痛特点和口腔检查。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放射性疼痛且止痛药无效,伴随腐臭味和空虚牙槽窝,需高度警惕干槽症。
1. 典型症状识别:
干槽症的核心表现为拔牙窝剧烈跳痛,常向耳颞部放射,疼痛高峰出现在术后48-72小时。区别于正常愈合的轻微胀痛,这种疼痛呈持续性且对布洛芬等常规止痛药反应差。患者可观察到牙槽窝内血凝块脱落,暴露灰白色骨面,触碰时有剧烈敏感反应,口腔常有明显腐败异味。
2. 临床检查要点:
口腔医生会使用探针检查拔牙窝,干槽症患者可见牙槽骨壁裸露,窝内无正常肉芽组织覆盖,探诊引发锐痛。部分病例伴随邻近淋巴结肿大,但通常不伴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通过曲面断层片排除残留牙根或骨碎片等机械刺激因素。
3. 高危因素评估:
复杂阻生齿拔除、吸烟史、口服避孕药使用及术后过度漱口者发病率升高。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血凝块形成稳定性差,风险增加3-5倍。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或存在牙周炎者,术后需加强观察。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选择软质食物避免创面刺激,冷敷面部缓解肿胀。若出现异常疼痛应及时复查,医生可能进行牙槽窝清创并放置碘仿纱条。恢复期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避免吸烟饮酒,两周内禁止使用吸管以防止负压破坏血凝块。日常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避免过度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