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1型糖尿病需结合临床症状、血糖检测及抗体检查综合判断。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初步确诊,进一步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如GADA、IA-2A阳性可明确分型。
一、典型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患儿常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下降。起病较急,部分患儿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出现呼吸深快、腹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遗尿或生长发育迟缓。症状出现后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二、实验室检查标准: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意一项血糖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确诊后应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等,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
三、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2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如MODY区分。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青少年,起病隐匿,抗体阴性;MODY常有家族史,C肽水平正常。特殊类型糖尿病还需排除囊性纤维化、药物因素等继发性原因。
确诊后需立即开始胰岛素替代治疗,每日监测血糖4-7次,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限制精制糖摄入,按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分配三餐。鼓励每日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家长需学习低血糖识别与处理,随身携带急救卡。每3-6个月评估甲状腺功能、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加入患儿互助团体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