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1、传播途径:
急性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性行为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日常生活中共用餐具、拥抱等一般接触不会导致传染。
2、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静脉吸毒者、多性伴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属于感染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未接种疫苗者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
3、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全程接种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伤口接触他人血液后立即清洗消毒。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急性乙肝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饮酒和食用霉变食物,减轻肝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密切接触者应在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