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常用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肾功能、合并症及发作严重程度个体化决定。
1、秋水仙碱:
作为痛风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减轻炎症反应。小剂量方案首剂1mg,1小时后0.5mg与传统大剂量方案相比疗效相当且胃肠道不良反应更低。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禁止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联用。
2、非甾体抗炎药:
选择性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具有较强抗炎镇痛作用,胃肠道副作用较小,推荐剂量120mg/日。非选择性NSAIDs如双氯芬酸钠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适用于多关节发作或对前两类药物不耐受者,起始剂量20-30mg/日,5-7天内逐渐减停。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可快速缓解单关节症状。需监测血糖、血压等代谢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4、降尿酸药物:
急性期缓解2周后启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等降尿酸治疗。别嘌醇需从50-100mg/日起始,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用药前建议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非布司他心血管风险较高者慎用,苯溴马隆禁用于肾结石患者。
5、生物制剂:
难治性痛风可考虑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卡那单抗,单次皮下注射150mg能快速控制症状。聚乙二醇化尿酸酶培戈洛酶用于肿瘤溶解综合征伴难治性痛风,需警惕过敏反应和输液相关反应。
痛风患者需长期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摄入,鼓励低脂乳制品和蔬菜。肥胖者建议渐进减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戒烟限酒,尤其避免啤酒和烈酒。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μmol/L,发作频繁者需评估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急性期关节应制动并局部冷敷,缓解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改善关节功能。